top of page

Search


TOY STORY 1 : 當巴斯光年走進胡迪的世界—— 從掃羅與大衛看「被取代的試煉」
《Toy Story》(第一集, 1995) 胡迪(Woody)一直係主人 Andy 最鍾意嘅玩具、玩具世界嘅「領袖」。 直到 巴斯光年(Buzz Lightyear) 被買返嚟,佢新潮、會發光、會講話,又有「太空英雄」嘅身份,瞬間成為 Andy 嘅新寵。 胡迪感到 被取代、被忽略、孤單寂寞,心入面又妒忌又失落。 故事核心就係胡迪學識「放低比較」,同巴斯由對手變成朋友。 有時,神容許別人的光亮出現 ——像巴斯光年走入胡迪世界;在掃羅年代,則是 大衛 走入以色列人的視線。 焦點忽然不在自己身上,心裏就起了波浪:被取代、被忽略、被威脅。 1) 比較的聲音,最易刺穿人心 胡迪聽見玩具們圍着巴斯;掃羅聽見婦女唱:「 掃羅殺千千,大衛殺萬萬 」 結果 :「 從那日起,掃羅就怒視大衛。 」(撒上 18:7–9 ) 比較令人由牧養者,變成防衛者;由感恩,變成妒忌。 2) 神看重的,不是外貌光環 胡迪以為「被愛」等於「做主角」;掃羅起初被擁戴,但神早已指明心意: 「 耶和華不像人看人;人是看外貌,耶和華是看內心。 」(撒上 16:7 ) 神尋找的,不是最亮最威,

史蒂芬
Oct 202 min read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