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 大雨中不死的小蚊子 —— 上主所造的微小堅者}
- 史蒂芬
- Apr 22
- 2 min read
Updated: May 2
🦟前幾天早上在「教牧逍遙跑」中聽見老友Dino牧師分享他的觀察我們在暴雨傾盆的世界裡,我們總以為如蚊子般微小的生物,應該早已被巨大的雨滴擊倒、摧毀。然而,科學家的觀察卻顯示:
蚊子體重微乎其微,是極輕的質量,當雨滴擊中牠時,不是被打落,而是與雨滴一同下墜,化解衝擊,如同一片落葉隨風而行。
而且牠的反應力極靈敏,牠能以每秒數百次的振翅,在下墜中迅速調整方向,重新掌握飛行的節奏。
加上牠獨特的彈性身體設計,不僅不易損毀,還能吸收撞擊能量,避免斷裂或失控。
我深信,這不是偶然,而是造物主精心安排的智慧縮影。祂使微小之物,也能在風暴中生存。

💚聽完Dino牧師他這觀察分享及應用在養生跑和生命反思之際,也讓我想起聖經中的挪亞與方舟的一段敘事
(創世記 六至九章),如同蚊子在雨中憑著結構與智慧躲避災難,挪亞在大洪水來臨之前,因著對上主的信靠,建造了方舟。他沒有高科技、沒有氣象模型,只有一個方向:順服神的話語。
蚊子有牠的「自然方舟」——
體輕、彈性、適應力;
挪亞則有神的應許為約,方舟為避難所。
人在旁觀蚊子的生存之道時,會以為那只是偶然;人看挪亞的建方舟,也覺得那是愚拙。但唯有真正信靠創造主的設計與話語,才能在審判中得存活。
🍎今時今日的宣教現場,不再只是異文化與語言差異,更多了AI與科技的洪流,瞬息萬變、波濤洶湧。我常常思考宣教士如何在AI洪流中仍能「雨中飛行」?
語言不通,就如對科技的陌生;
文化落差,就如AI工具與靈性之間的張力;
逼迫與孤單,猶如風吹雨打的宣教之旅。
然而,正如小蚊子那樣,宣教士並非靠體格之強、資源之厚,而是憑着屬靈的「輕盈與彈性」:
願意捨己卸重:不帶沉重慣性,學習「Unlearn to Learn」;
快速調整姿態:擁抱新知、理解科技,而不被科技主導;
柔軟地適應節奏:不是為了討好世界,而是為了更有效連結人心。
這是一場新的雨季,但也是新的恩典序章。我們不是硬撐着飛,而是靠着那造蚊子的主所賜的輕盈恩典,重新展翅,逍遙地奏出宣教新一頁的樂章。
史蒂芬
Social Wedia
April 22,2025
Good insight 🫶🏻